香港证监会正式公布了虚拟资产现货ETF获批名单,其中华夏(香港)、嘉实国际和博时国际旗下的比特币现货ETF和以太币现货ETF在列。这6只现货ETF产品于4月25日至26日开始接受认购,4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。
根据SoSo Value的数据,这6只香港现货ETF在认购阶段获得了不错的规模。其中,3只比特币ETF的总净值为2.48亿美元,3只以太坊ETF的总净值为4500万美元,合计净值接近3亿美元。与之相比,美国比特币现货ETF在首日的总净值仅为1.3亿美元(剔除灰度转为ETF的部分)。然而,首日交易额方面,香港加密ETF远远低于美国同行。根据SoSo Value的数据,6只香港加密ETF在4月30日的首日成交额仅为1270万美元,远低于美国ETF上市首日的46.6亿美元交易额。
我们注意到,香港加密ETF的初始规模和首日交易额存在极大的不匹配。那么,香港加密现货ETF究竟能达到多大规模,对加密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,又该如何把握相关投资机会呢?我们将通过香港ETF的供需关系来对此进行解析。
需求方面,由于中国大陆投资人不能参与交易,增量资金可能有限,这导致交易额偏低。另外,香港加密ETF的费用并不占优势,相比美国ETF,对于希望长期持有的机构投资者吸引力较小。美国比特币现货ETF的管理费率通常在0.25%左右,而香港比特币ETF的综合费率较高,华夏为1.99%,嘉实为1.00%,博时最低为0.85%。即使有短期减免,依然没有费率优势。因此,对于看好加密市场并希望长期持有的机构投资者来说,美国比特币ETF的持有成本更低。
从供给方面来看,香港加密现货ETF与美国比特币现货ETF最大的不同在于增加了实物申赎方式。实物申赎指的是投资者在申购或赎回ETF份额时,可以使用加密货币进行交换,而不是用现金。这使得香港加密ETF在ETF份额层面可能拥有更多的供给方。实物申赎的好处是,持币方可以直接用币认购,而且可以灵活处理ETF份额,支持现金赎回或在港交所直接出售为现金。然而,实物申赎并不会带来增量资金流入市场,只是加密货币在不同账户之间的转移。
综合供需分析,我们可以关注香港加密ETF的折溢价率来把握投资机会。如果可以持续维持正溢价,就有望吸引持币投资人的认购,从而使香港加密现货ETF的规模超过预估值。然而,如果转为负溢价,就要警惕套利交易赎回ETF份额,从而带动加密市场下行。
此外,香港加密ETF对投资人还有一项重要价值,即增加了一条加密资产与可交易金融资产的转化流通路径。通过实物申购,将加密货币转换为ETF份额,持有加密资产ETF可以作为传统金融市场的资产证明,进而进行各类杠杆操作,如押借贷、构建结构化产品等,进一步将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市场联系起来。
总结来说,香港加密ETF的快速获批为加密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会。虽然短期影响可能不及美国现货ETF,但从中长期来看,香港加密ETF的实物申赎机制为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资产的转化提供了通路。这一政策将对华人区的金融格局产生长远影响,并为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进一步合法化迈出了重要一步。